【芝麻街英语】不敢教孩子说英语,你到底在怕什么?

    常常有家长觉得没必要这么早教孩子英文,担心会语言混淆,影响日后的拼音学习。
    到底什么阶段是让宝宝接触英语的最佳时期呢?接触多种语言会让宝宝产生混淆吗?家长自己说的都是chinglish还能教孩子英语吗?太多的问题让我们裹足不前,犹豫着犹豫着,孩子就这么长大了。今天,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,你会发现,你所担心的都是多余。

    1什么时候开始教孩子英语最合适?
    答案是:现在!
   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,孩子开始的时间点越晚,学习的难度越大。当孩子已经掌握一门语言作为日常沟通主要用语,这时再去认识一门新的外语,就和从出生就在双语环中
    成长大不相同了。
    华盛顿大学大脑与学习科学研究所共同所长,Patricia Kuhl 在TED做过名为“孩子的语言天赋”的演讲。她的研究证明了多早接触语言可以改变大脑,显示出孩童在相当年幼时即拥有学习能力。
    在演讲开头,Kuhl博士提到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期。




    从上图中我们看到,婴儿和孩子是语言天才,直到7岁,语言系统会呈现下降趋势,而到青春期后,语言能力就衰退

    2双语教育会让孩子产生混淆吗?
    答案是:如果教育方式得当,不会!
    这种观念在单一语言国家特别盛行,我们总害怕从小就和宝宝说两种语言,会让她摸不着头脑,最终不知道如何开口。其实不要小看孩子,他们的小脑瓜有足够的能量来处理两种甚至更多种语言,并且不会影响主要语言的使用。几十年的研究以及数不清的家庭实例都证明了这个答案。
    很简单,在多语言国家,比如新加坡、印度、比利时、芬兰等等,你有见过他们的孩子混淆语言不知如何开口吗?相反,我是相当羡慕我的印度朋友的,虽然一口英语带着浓重的咖喱味,但是够流利、够地道,有种说法是印度人的英语甚至比大英帝国的英语更保留了原汁原味。我想,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印度盛产跨国大企业CEO的原因之一吧。人家那才叫与国际接轨的精英式教育呢。


    3实施双语教育,应该采用什么方法?
    答案是:建立家庭语言体系!
    上一个问题的答案中,我加了“如果教育方式得当”这个前提。因为如果方法不对,其实是会给孩子带来困惑的。比如家庭成员思想不统一,也就是碰到猪一样的队友,妈妈和孩子说,这个东西叫"apple",爸爸说,不对,这是苹果。那孩子当然一头雾水。
    比较理想的家庭语言环境体系为OPOL(one person,one language)也就是爸爸和妈妈一个人主要说中文,一个人主要说英文。当然前提条件是抚养人有一个人英语说的不错。有专家提出,婴儿醒着的时间里需要有30%的时间听到一种语言,才比较容易学会它。
    当然,中国的家庭多数都是chinese+chinese的组合,可以把孩子送去全英文环境的早教或托班,在家庭之外给孩子寻找一个浸入式的全英文环境,这也是目前流行让孩子接触英美本土外教的原因之一。
    不管如何,双语教育作为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,一般都需要坚持四年以上才能在孩子身上看见“输出”。只有适合自己家庭情况的方式,才是可以长期坚持的方式。


    4英语不是我擅长的,我能和孩子说英语吗?
    答案是:为什么不呢?
    陪伴孩子成长最有意思的事情是,我们也在一起成长。当宝宝还小时,语言比较简单,过了四六级的父母们能有足够的词库与小宝宝用英语聊天。随着孩子一天天成长,那些坚持双语教育的父母一定也会提升自我的英语水平。比如在给孩子讲原版绘本前,自己先“预习”一遍,学习词汇和发音。不要担心自己的口音,就像你的普通话可能带着浓厚的东北味儿,但你不会担心和宝宝说中文一样。
    补充:可能很多家长会说,全家人都是说中文,刻意跟孩子说英文好奇怪啊!确实是这样,除非家长足够坚持,否则在日常用语中坚持说英语很难。家长们可以借助英文绘本、一些朗朗上口的英文儿歌,来营造一些英文的语境。
    培养孩子的英语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对语言及阅读的兴趣,弱化“教”这个字。记住:take it easy,take your time,stay firm。


    《芝麻街英语》特有的价值观课程包含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核心的18项美好的品格,并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及课外活动,帮助儿童将抽象的价值观解析、细化并贯彻执行到日常行为中,从而培养儿童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,并最终建立完善、健康的价值观。     浏览次数:2983次
返回顶部